其次,经过三日相处,他发现王华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堪称才,而他也从王华口中知道了许多人文知识,增长了不少见闻。

    最后,因为他给王守仁取了姓名,王家父子将他当做“恩人”,特地让王守仁拜在他的门下,叫他“老师”。

    其实论学问,他根本就比不上王守仁,别看王守仁年纪小,但这小家伙过目不忘,去年就把祖父王伦的藏书看了大半,肚子里的存活远比许多人多得多,堪称小秀才。

    王默眼见王守仁小小年纪就如此“天才”,十分喜爱。

    要不是他自己还有重大的事要去办,他一定会留在王家精心指点王守仁武功,使得王守仁将来成为文武双的一代豪杰。

    可即便是如此,他在王守仁叫他“恩师”的时候,把王守仁叫到无人之处,将《三宝经》中的三教神功传授给王守仁,要他都记下来,待以后长大一些,慢慢专研,切不可贪功求进,而是要循序渐进。

    当然,他也叮嘱过王守仁,那就是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连家人也得要保密。

    王守仁将他视为“恩师”,自然将他的话牢牢记住,无论是谁,他都不会告诉,就当做是秘密。

    这一天,王默终于要走了。

    王守仁舍不得他,不觉流泪。

    王默摸着王守仁的小脑袋笑道:“阳明,这有什么好哭的?老师以后有机会一定来看。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别再哭了。”

    王守仁哭着说道:“我不是大丈夫,我是小孩儿。”

    王默笑道:“小孩儿也是大丈夫,要是再哭,以后可不会有女孩子喜欢。”

    王守仁一听,赶紧抹掉眼泪,不再哭了。

    随后,王默对王华说道:“王大哥,多谢与令尊这几日的盛情招待,小弟没齿难忘。”

    王华说道:“王兄弟,说这种话就见外了。以后有空的话,得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