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呢?刘鑫抬头看了看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又拿出怀表看了一眼,时针和分针,已经快要重合在那个六的罗马数字上面!

    “大概快了吧!”刘鑫答道。

    天色已明,晨风吹动。山野之间积攒了一夜的湿气在天亮地时候儿已经慢慢升了起来,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偶尔一两声鸟啼响起,却让这个清晨显得更加的静谧。然而无数把凝结着清晨露水的刺刀,就在战线两边闪动!

    炮弹早已上膛,所有射击诸元都已经早就标识好了。日军炮队指挥官猛的扯掉了箍在头上的草圈,重重挥手:“放!”

    随着火绳拉动,管退式速射山炮猛地一抖,吐出了大团的白烟火光,对面仙人山日军据守阵地,顿时腾起四顾泥尘!

    “放!放!放!”一发发炮弹装进炮膛,接着就喷吐出去,将对面阵地打得硝烟四起,弹片横飞!

    清军的火力配置讲究远、近搭配。手榴弹负责三十米以内杀伤,步枪则是二百米以内,二百米到五百米的杀伤由轻机枪负责,迫击炮则负责五百米到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一千五百米以上,则交给马克沁。

    在一个完整地近卫军部队里,旅被设计为当前的基本作战单位。在旅部,配备了七十五毫米口径的速射炮,这些火炮负责的范围就是马克沁机枪和八二迫击炮所不能达到的射界。

    然而因为赶路的问题,第二骑兵旅无法携带火炮,就算是迫击炮带的也不多——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迫击炮也得有上百公斤重,驮着它们还不如驼马克沁呢。

    日军炮队布置的位置距清军阵地直射距离不过三千多米。清军的步枪火力在这个距离已经没有什么用,就算是马克沁重机枪,也力有未逮。清军迫击炮的最大射程也只有三千米,还是够不着日军炮阵地。而日军的炮火在这个距离却能发出最大的威力,提供最高的精度!

    一发发锃亮的炮弹填进炮膛,然后喷吐而出。从俄国采购的管退地新式火炮不用说了,就是架退的老式火炮,在这种近距离上,都不用仔细复位,反正直瞄打出去。都在对方阵地上面开花就是了!

    随着日军的炮击,对面的近卫军阵地上面,升起一团团的烟柱,各个姿态不同地直冲天空。烟柱起先还是一排排的几乎同时升起,到了后来就不分点儿了。一丛丛一簇簇的四下乱冒。临时搭建的鹿砦的碎片,土木工事地掩盖,隐约还能看到人体给掀上天空——那是终于承受不住炮火压力的朝鲜士兵的肢体。土石被震落,哗啦啦的从山上滚下来,打在已经趴下隐蔽的清军身上,就仿佛天塌下来,山也倒下来了一般。。打到后来,对面防线已经被笼罩在蓝黑色的烟雾当中。火药地味道充斥在战场上,缓缓流动,呛得人喘不过气儿来。

    炮击不过三十分钟,已经打出去千余发炮弹。第十一师团运上来地弹药已经打空大半,炮兵阵地上面全是铜弹壳。

    六点三十分,炮击戛然而止,各个带队冲击地日军军官直起身子,举手向前,身后步兵汹涌而出!

    清军阵地,刘鑫抱着脑袋在壕沟里面蹲着,日军的一零七毫米加农炮掀起的泥土差点将他活埋,整的满头满脸的土。他地警卫员还用手按着他,仿佛要帮他挡炮弹似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密集的炮火才停止下来。然而炮击一停,刘鑫就跳了起来,还踹了刚才按着他的警卫员一脚:“妈的,滚一边而去,老子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