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老人家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怎么可能会有看不透的人?上次你说的那几句,我就觉得都挺准的,所以今天我来这里,一半是为了吃面,一半是希望能在这里跟老家人重逢。”王笑心里有些疑惑,但是话却说得自然如故。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先吃面,等吃完了面,如果你不嫌弃,可以到我家里坐坐。咱们一边喝茶,一边好好聊聊。”老人说着,接过摊主老太递过来的面,轻轻地放到了长条桌上。

    “陈半仙,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咱都几十年的邻居了,我可是第一次见你主动请陌生人进家坐坐,当年不知道有多少大老板抬着金砖都被你堵在门外,今天你为了一碗面条就把自己卖了?”摊主老太笑着调侃道。

    “那不一样,有些人的钱是祸水,不能要,我要是没那份定力,也不可能活到现在,天天来你这里蹭饭吃了。”白须老翁笑呵呵地说道。

    摊主老主的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早年陈半闲没有退隐之前,每天从全国各地抬着厚礼前来见他的人络绎不绝,其实不乏带着金条找上门的大老板。

    只是有着“陈半仙”称号的老人家,有着极强的原则,无论是测字还是看相,首先要跟他对脾气,否则你就是搬座金山过来,他也不为所动。

    后来他的爱人仙逝,他就退隐下来,不再给人看相测字,这一晃都过了快三十年了,这几年闭着无聊,又开始跑到街边摊起了测字的小摊,不为赚钱,就为了打发沉闷的时间。

    今天他有意邀请王笑到家一叙,完全是出于对王笑的命格好奇。

    吃完的饭,苏慧接了一个电话,提前离开了。

    王笑跟着陈半仙去了他家,就在巷子的东头,离刚才吃面的摊点不过四五百米的距离。

    这里是老社区,处处透着陈腐气息。

    王笑跟着陈半仙进了屋,发现房屋的装修风格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种古典雅致的书香气,简单得让他都想到了“家徒四壁”这个有些凄惨的词汇,只是他跟着陈半仙进了书房才发现,真正的亮点原来在这里。

    这间书房其实是这套老式三居室的偏房,被陈半仙改成了书房,里面摆着一把太师椅,一张有些年头的红木桌,除此之外便是破为壮观的书架。除了那扇窗户和门洞之外,每一处墙壁都没有空置,全都被嵌上了木质书架。

    书架里密密麻麻地塞满了书籍,大多都是关于相术、风水、易经、古典医学之类的书籍,其实不乏一些古籍善本。

    “你知道这间房子里,有多少本书吗?”陈半仙望了一眼惊讶不已的王笑,没等王笑回答,便接着说道,“一共一千六百七十五本,这是我一生的积累。但是我从这些书里,找不到任何可以帮我解惑的答案。”

    “你不会是说我吧?”王笑疑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