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云初同样很是激动,虽然她在京城因着爷爷的原因有幸看了不少,但是中央和地方颁布的一些政令还是多有不同的,她知道自己能够阅读这些邸报都是沾了云疏堂妹的光。

    在回诸葛村的路上,两人就迫不及待地闷头仔细研究起来,不得不说,这可比四书五经读起来有趣多了。

    从这些邸报中,她们不仅知道了这一年来朝堂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还能从中获得一些朝堂重臣的政见态度。

    就如去年四月份的邸报,祁国派遣使者前来,第一次请求夏国与其在边关互通买卖。

    由秦首辅为代表的一派赞成互通,并提议:一年开放四次贸易,每次用银十万两(主要用于购买马匹),如特殊情况,当年用银过高,第二年可由开放四次买卖减为两次......

    而由陈次辅为代表的一派坚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是祁国故意下的圈套,五十年休战协议即将到期,祁国之所以想要在这个时候与夏国互通贸易,就是想趁此机会囤积粮草......他们的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两派各持己见,但是祁国使者那边又在等着结果......于是诸葛云疏和诸葛云初在邸报中寻找着,终于在去年六月的邸报中找到了答案。

    由兵部尚书结合两派争执的点,最终草拟出边关互通买卖必要的前提条件,共五点:归还辽东三郡、祁国皇子来夏国作为人质、续签五十年休战协议、买卖物品价格由夏国决定、下一次五国三年一次的学术交流内容由夏国决定。

    诸葛云疏:“......”

    诸葛云初:“......”

    就算她们作为地地道道的夏国人,看到这互通买卖的前提条件都觉得过于苛刻了些。

    可想而知,这个条件祁国使者没有同意,诸葛云疏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祁国使者走的时候有多愤怒。

    而制定这份协议的兵部尚书,看起来与陈次辅的关系更近些。

    诸葛云疏两人越看越激动,甚至看到关键之处两人还在颠簸的马车上拿出毛笔记录一番。

    特别是去年北方大旱导致灾区百姓流离失所这件事,诸葛云疏竟然在邸报上看到了她那篇关于如何安置灾民的策论及最终拨款赈灾的一系列文章。

    诸葛云疏可惜的同时,也能看出当今的圣上夏明帝在某些方面还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