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面对悍匪毫无惧色,有勇有谋,令他颇为赏识。现下是出了什么事,竟让他缩在此处痛哭不已?

    凌萧心下纳闷,便敲了敲木桶。那少年吓了一跳,抬头一看,见是他,便抹了把脸,又整了整外衫,站了起来。

    “凌世子。”经过此役,他已经知道了船上之人的身份,不由恭敬起来。

    凌萧也回以一礼,但尚不知对方姓名,便什么也没说。

    “让世子见笑了。”那少年有些羞赧地笑笑,但满面愁容却丝毫未减。

    “你......”凌萧本想问他怎么了,但想了想又转了话头,只道,“不知阁下如何称呼,适才于危难中鼎力相助,在下感激不已。”

    “不敢不敢。”那少年摆了摆手,“在下郎英,云州人氏,此番路见不平,只是本着心中道义拔刀相助,世子大可不必言谢。况且,适才世子见那货船被劫,不也是挺身而出?郎英心中也甚为佩服。”

    凌萧见他谈吐文雅,心中激赏更甚,便道:“阁下功夫不俗,不知师从何门?”

    郎英苦涩地笑了下,道:“并未拜入何人门下,倒是家父长年习武,年轻时曾得一高人指点,后来尽数传与了我。不过雕虫小技,怎敢在世子面前夸口。”

    凌萧微微一笑,道:“你读过书?”

    郎英怔了一下才道:“念过几年书塾。我家中贫苦,父亲却对我寄望颇高,宁可缩减家中用度也要供我读书。是我不才,读了几年,连秀才都没中,这才走了武举一途。”

    “武举?阁下这是去京城参加秋闱?”凌萧不禁有些意外。

    “正是。”郎英道,“同行的还有不少,大家怕路途艰险,都聚在了一处,又托船老大送我们一程,好省些花销。”他说到此处忽然哽住了,眼眶又湿了起来。

    凌萧一怔,小心问道:“同行之人......可都安好吗?”

    郎英点了点头。

    凌萧心下稍安,却又更加疑惑,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你这是......”